募资14.93亿元用于发展生产基地建设、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、信息化升级建设、研发中心建设和总部大楼建设项目
按照沪市IPO招股书的介绍,东鹏饮由华泰联合证券承保,拟在上交所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,募资14.93亿元用于发展生产基地建设、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、信息化升级建设、研发中心建设和总部大楼建设项目。
东鹏饮料,正是这些年广告打得叮当响,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的“东鹏特饮”饮料的生产运营商,公司主要从事于饮料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旗下产品包括能量饮料、非能量饮料和包装饮用水三大类,其中能量饮料是公司主打产品,报告期内贡献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分别高达96.19%、94.99%和95.11%。
成立于1987年的东鹏特饮,原本是深圳一家即将倒闭的国营小厂。2003年,时任销售总经理林木勤走上台前,带领企业完成股份制改制。此后东鹏特饮迎来转机,但多年来其发展一直仅限于华南地区。
1995年来自泰国的功能性饮料红牛进入国内后,受到市场尤其是司机人士的追捧,林木勤也注意到功能性饮料的市场机会,果断进军此市场,并与红牛展开了错位竞争,主打三四线市场。
2009年,在一众罐装功能性饮料的红海中,瓶装东鹏特饮杀入该市场,并在东莞引爆。随后林木勤加大了广告宣传攻势,随即东莞地区销量迅速突破一亿元。完成东莞这一样板市场的深耕后,东鹏特饮逐渐向其它城市和区域拓展。
可以说,为了这一个亿,东鹏特饮足足走了10年。从2013年开始,东鹏饮料进军全国市场,并逐步形成了以深圳为营销计划中心,广东、华南、华东、华北、西南、特通六大事业部的全国市场的基本布局。
2016年,在行业老大中国红牛陷入与泰国天丝的商标纠纷,广告宣传锐减的情况下,东鹏特饮果断升级品牌概念。2017年3月,东鹏特饮推出金罐新品,开始走时尚路线,并在宣传上马不停蹄地赞助了《中国梦想秀》、《欢乐喜剧人》、《我们来了》等综艺节目。2018年还取代红牛赞助中超、1.65亿砸央视世界杯等。
一系列动作让东鹏特饮迎来爆发增长。数据显示,东鹏特饮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的销售额分别为30多亿元、40多亿元、50多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近30%。新的宣传语“年轻就要醒着拼”更是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。
一家偏居华南一隅,名不见经传的小厂,经过32年发展如今跃升到行业第二,东鹏特饮身上草根逆袭的标签明显。
面对如此情形,东鹏特饮这一隐忍多年盼望出头的区域品牌,能否有机会翻身,未来还要看其自身和行业的变局如何。
评论